我们听过海风,听过海浪,更听过爱情心跳的声音......
F先生至今还记得8年前在英国,被C小姐深深打动的那一个瞬间。那条校园里再普遍不过的小路上,阳光也陶醉在C暖暖的笑容里。
爱情没有早来晚到,有的只是时间刚刚好。
刚好,你们吃到了她最喜欢的彩虹蛋糕;
刚好,她最需要你的时候,你的出现;
刚好,你们一起漂洋过海回到了家;
刚好,她愿意“翻山越岭”来嫁给你......
新人的爱情,让婚礼设计师脑中第一闪现的元素就是--海浪。
一直以来,艺术家们对于海浪都格外情有独钟,作家纪伯伦的《浪之歌》把海浪比喻成自己,沙滩比喻成爱人,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英国插画师Natasha Newto的作品更是具象的画出恋爱中情侣的缠绵,表达着爱情中的忠贞不渝。
![]() |
艾恩设计师,把海浪“放进”了婚礼现场。
【澜声】
海浪的肌理
像爱情一样闪耀
用尽全力扑向彼岸
海水构成线条
在阳光下绽放
轻轻的落于沙滩喃喃说着情话
不知疲倦的海浪像极了爱情,
时而热情似火,时而温柔缠绵。
不管时间空间如何变幻,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奔向你身边。
仪式区是岛屿与海的布置设计,白色的沙滩,蓝色的海浪,构成了一幅与海相关的优美画卷。
没有用常规的区域划分形式,而是把舞台、起点、通道分别设计成了独立区域,椅子摆放成半圆弧型,呼应富有线条感的整体设计。
区域间的连接处做海浪起伏的造型,线条流畅,配色鲜活。就像站在海边,看海浪翻涌的场面。
当结构作为一场婚礼的主题,花艺一定是锦上添花的“功臣”。白色的花艺低调却又不可或缺,就似一朵朵溅起的水花,星星点点散落在浪花的周围。
![]() | ![]() |
主仪式背景,灵感来源于Natasha Newto的经典画作,浪花的线条勾勒出人物形象,花艺作为点缀,给予背景结构更多的灵性,生动了起来。
在蓝白相间的海洋中,看见蓝色的优雅,白色的唯美,如水晶般圣洁的爱情。
将甜品区融入到了整个仪式布置中,布置成其中的一个小岛,象征幸福的那个小岛,让所有人感受到甜蜜的气息。
这里其实还隐藏了设计师的一个小心思: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岛屿,因为情感的羁绊而逐渐靠近,因浪花的牵连而越发不能分离。
![]() |
最后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手捧花,与常见的造型不同,设计师首先调整了它的手握方式。随之而来的就是造型的变换,一轮弯弯的月牙。就像夜晚海面上升起的那一轮明月,洒下一片波光鳞鳞。
![]() |
因为思念,漂洋过海也要回来;
因为眷恋,翻山越岭也要相爱;
愿相爱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海滩...
——————————————未完待续的分割线--背后的故事————————————
有道是台下十年功,台上三分钟;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婚礼行业。精彩呈现的背后,是每一个岗位的伙伴们一点一点的辛苦累积。
从想法到每个细节一步步的调整,为了把控人物形体,设计师们一遍一遍的修改方案。
搭建团队面对成千个切口焊点反复调整角度,打磨过程之久,付出的辛劳之多;
花艺师长达14个小时的劳作只是为了最终这堪称完美的效果。
致敬婚礼人,致敬这个代表美好的职业!
/ RECOMMEND
摩洛哥风格是什么色调呢大概就是将沙漠、岩石、泥沙的暖色调辅以天空、植物的冷色调,以及黄铜色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明艳视觉感️️。灵感来源:摩洛哥元素婚礼色系:这是一.....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