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行业,赚钱很难得,亏钱是很容易的。所以很多人会发现自己每天都在赚钱,但是年底一算,还是亏。
这种情况特别多,其实每家婚庆都会抓住一些金额特别大,利润特别高的单子,看上去赚了不少钱。回头一看,其实并没有赚什么钱,可能还是亏的。
他们都忽略了很多不经意的亏钱次数和很多不必要的稀奇古怪的成本。因为觉得自己赚钱,就会更容易去做一些成本比较高的事情,从而提升了亏钱的概率。
扩充团队,重新装修,搬迁,开分店,签一些没什么机会的酒店......
举个典型的例子
前段时间,我原来的一个小伙伴,他想签一家小酒店。来咨询我的意见,我投了反对票。但是我知道他的脾气,认准了是改不过来的,所以后来的一段时间,我几乎就没怎么正面和他聊过这个事,哪怕他很开心的和我说,价格谈到了一个白菜价,好像只有3,4万。我也是简单的奉承了一下而已。
他很不理解,甚至还有点怪我的意思,觉得我为什么能对别人那么尽心尽责,但对他们的事情都是敷衍了事。
其实签酒店这个事,站在他的角度来说,对比今年他们的营业额,确实是小钱。酒店也便宜的不像话,不过3,4万块钱。从表面上看,一家酒店,3万拿下,只要不是傻子,就该签。
但是即便是这样,我依然是反对的,因为这件事是典型的“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会有大概率变成亏钱的部分。特别是那个酒店,很多婚礼人在考虑是否应该签一家酒店的时候,大部分是一掂,二看。第一会掂量一下自己是不是出的起那个钱。第二会看一下场地是否OK。可是没有人会去做第三步,思考。
“这几万块钱,怎么样都挣得回来啊”,是所有婚礼人在做很多傻逼事情(风险极高的非必要投入)时候的原话,包括我曾经也是这样。
那个酒店我之所以觉得不应该签的理由其实很简单,这家酒店之前是有一家合作婚庆的,酒店觉得那家婚庆不靠谱,所以今年想换。当我看到之前的婚庆与酒店的合作协议的时候,我对那家酒店就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根据那份合作协议,上一家婚庆提供了完完整整的基本布置给酒店,酒店在宴会预定阶段可以免费送给客人。
也就是“定酒店,送婚庆”的模式。
在这种合作模式的前提下,依然做不好的原因,基本只有两种情况了,要么是酒店不受欢迎,根本没单量;要么是酒店的销售人员没有执行力。
无论哪一种情况,这都不是一家婚庆能够解决的,别人白送都做不好的事情,那怎么样才能做好呢。
再加上酒店提供的办公场地的装修成本,员工成本,以及跨区域通勤成本(酒店并非在市区,而在下面的县市)。这些隐性的成本加在一起,是一个十分夸张的数字。
在他和我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他几次表达了,其中吸引他去拿这个酒店的原因是:酒店有个很不错的户外婚礼场地。
这也是很多策划型婚庆老板的毛病,对一个好的场地无限抬高期待,忽略了一些基本的商业逻辑。
场地好,有什么用?哪怕那个酒店的草坪是高尔夫场地标准,园林设计全部都是皇家标准,没有客人要,怎么办?
对于婚礼来说,选择一个具体的婚宴场地,并不是单一的场地漂亮就行了的,这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东西,包括:酒店的知名程度,来宾的通勤便利性,酒店的档次......等等很多想得到,想不到的条件在里面。
说到这个话题,前两天,看到别人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我一篇文章里的一个关于婚礼堂的观点过于片面(我的观点是:婚礼堂本身争夺的是行业最顶级的需求:场地)。先不论他是否看懂了那篇文章我在说什么。
至少看完别人的文章后,我认为,别人提出的“场景”概念是对的,什么是场景?对于选择结婚场地这件事来说,就是通过软硬件的结合,给新人一整套的付费理由。
像这种问题,作为婚礼人来说基本上是没什么人会去考虑的,大部分人都是有钱了,就这里去花点钱试一下,那里去花点钱试一下,但大部分都是亏的。
没钱的时候,不是机会不入场;可是有钱的时候,不是机会也要去试。很容易亏过头。
另外很多婚礼人,我觉得都脑子有病(包括我以前),因为觉得自己赚钱,会无上限的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平常2,3百一件的衣服,立马换成2,3千,豪车美女搞起来,大部分人其实不去算账,真要去算的话,其实都是亏的。
大家好,我是老李,欢迎关注
/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