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婚庆老板问我:老李啊,你说我怎么样才能提升客单价,做高端客户呢?
除非是一些特别有机会的市场,大部分情况下,我都是直接劝对方打消这个念头。因为大部分情况下,不值得这样做。
做事情,会算账很重要。
2018年全国结婚人口1010万对,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根据“二八定律”,20%的客户是高端客户,也就是差不多200万对。剩下的80%近800万对是所谓的中端以下客户,其中有绝大部分是结婚不会找婚庆的客人。
有200万对,听上去还不错了,对吧?那么全国有多少家婚庆公司呢?其实这个问题,谁都不知道,我翻遍了各种官方和非官方的资料,都没有一个合理且可被信服的数据。
300万家?应该没那么多。100万家?算上所有2,3个人的小工作室,我个人觉得可能差不多,但还是有些偏多。
我觉得比较合理的数字50万家吧。这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但已经是一个可以用来算账的保守数字。所以先假设全国有50万家婚庆公司,这50万家公司都有一个伟大的目标:成为一家只为高端客户服务的高端婚庆公司。
事实上这个伟大的目标,并不是那么伟大,因为很容易可以达成。成为一家高端的婚庆公司没啥太大的技术含量,婚庆没有技术壁垒,只要花钱就可以解决了,更大的成本,更好的团队,足够的学习时间。再不行直接贴钱给更牛逼的团队去做,办法多的很,反正在当地瞬间成为一家所谓的高端婚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毕竟我坚持认为,人和人的差异没那么大,大家智力都差不多。当然保险起见,还是要做个假设,这50万家当中真的有一些天生的弱智,无论如何都无法成为一家高端婚庆。那这个弱智比例有多少呢?算20%吧,已经是突破人类伦理底线了。也就说有80%的婚庆,成功逆袭也好,天生牛逼也罢,通过努力和学习成为了一家可以服务高端客户的高端公司。有多少呢?40万家。
200万有消费力的高端客户群体,40万家可以为他们服务的婚庆,也就是说,平均一家婚庆一年才5个客户。就算把婚庆数量腰斩,变成20万家,10万家,得出的结果也不是一个可以被接受的结果。
这特么还算是个生意吗?只有傻逼和骗子才会觉得每一家婚庆都应该成为一家能服务高端客户的婚庆。
赤裸裸的现实是,市场根本不可能让每一家婚庆,都成为一家牛逼的高端公司。但几乎每一家婚庆都为了成为一家高定婚庆而在拼命。
很多婚庆公司,有一个严重的变态心理:凡是作品比自己牛逼的,都是男神女神,放个屁都是香的。其实这些婚庆本来都过的还凑合,虽然不是出类拔萃,但也属于中等水平。傻逼的是非要向男神女神看齐。
很多人原来生意还不错,甚至在当地短时间的兴风作浪过,但是感觉到现在市场不好,但又无所适从。一厢情愿的认为是自己还不够优秀,只能服务一帮穷逼,实在太寒酸。从来不去考虑是不是客户消费不起了。一门心思想让自己变得更粗,更长,更大........非要去拼一把。
这就相当于本来是个功能正常的男人,非觉得自己是阳痿,然后拼命去买伟哥吃。
吃完药雄起了,回家看看自己的黄脸婆,越看越糟心。
(主动疏离原客户阶层)
家里解决不了,那就花钱找外面的呗。
(寻找匹配客户,不挣钱打样)
外面找多了,难免会被抓住罚款的嘛。
(试错成本,一次性定制道具成本暴增)
再加上买伟哥的开销。
(学习成本,团队成本)
回头一看,老婆不要你了,外面花钱的又太贵,还有被抓的风险。关键是伟哥药力不长久,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等药效过了,原来的客户群体也不要你了,高端客户你还抢不过人家,大量无意义的支出成为了负债,到时候你就是那个一定会被市场淘汰的人。
目标是好的,但结果一定是错的。有很多行业都有这样惨烈的案例,最典型的就是一些传统制造业,很多原本做实业的土老板,非要去学什么MBA,EMBA,每年花几百万、几千万出国游学,组织考察。认识了很多牛逼哄哄的人,也长了见识,回到自己的公司,哪哪都不顺眼。于是下决心整改,要向世界级企业看齐,结果一顿操作猛如虎,把原本正常在挣钱的企业,搞的一塌糊涂,各种开支和成本飙升,变得不挣钱。见识是长了,人也变得洋气了,最终也把自己搞死了。
/ RECOMMEND
我渴望所有的美好都与你有关也渴望所有的遗憾都与你无关红色-可见光谱中低频末端的颜色,氤氲着历代朝堂的文明气息,传承了生生不息的文化内涵黑色-没有任何可见光进入视.....
READ MORE >